第(2/3)页 冀州牧闻人亮、御史汪谦皆班奏道:“燕王称尊即位,君临天下之后,方可以天威临之四海。则前朝余孽,将不能为也。” 公孙霸道:“卿等虽然如此之说辞,然未得上天垂象,孤岂能僭越?恐违天意也。” 归海卫见状,随即出班奏道:“臣出身术士,颇通天文。夜观天象,见帝星光芒异常明亮,以分野度之,乃应在洛阳。臣又得谶纬辞道:西征北讨东收取,跃马中原而称帝。正是言燕王西得凉州、北定并州,东取徐州,当在中原洛阳称帝也。” 公孙霸闻言道:“虽有谶纬之辞,然不知国号有天象垂定否?” 归海卫奏道:“禀燕王。臣前番——玄鸟居暗处,兵戈起北方,居中得天下,四水上一城——二十字谶纬之辞,已经预定燕为上天垂象也。燕王当以燕为国号,代汉而有天下。” 公孙霸见皇甫照默然无语,遂抬眼目视皇甫照,以示意其劝进。皇甫照无奈,遂出班奏道:“臣以为,汉中伪王不曾剿除,燕王若称尊,恐处虚名而失实利也。待数年之后,北方安定,燕王根基已稳固,再与汉中伪王决战,必有胜算。燕王定九州之后,再称帝未迟也。” 公孙霸闻言,对皇甫照道:“相国此言,虽也合道理。然凡事不可拘泥于常理。汉中伪王,孤早晚也要出兵剿除,不在于称帝不称帝也。” 归海卫见状,遂出班再奏道:“燕王 代汉之事,上合天意,下顺时局。岂可因相国一人反对而阻止大事?请燕王早定大事,臣等亦早登云台!” 皇甫照闻言,遂默然不语归于班中。 归海卫即出列,武将以公孙虎为首,一齐率领众文武伏地请命,劝进公孙霸即位称尊。皇甫照无奈,也与众人伏地附和。 公孙霸见状,急忙从座位站起,佯作惊讶之状,却迫不及待道:“承蒙诸公心意,孤只好不避水火,为天下先,顺应天命了。” 众皆拜贺欢呼万岁,声震屋瓦。 于是归海卫奉公孙霸之命,带领执金吾使吴江,羽林军将军公孙臣等人,从洛阳至长安。羽林军将军公孙臣带领甲士三百余人,随归海卫等一齐进入宫中,觐见末帝。归海卫对末帝道:“燕王功德巍巍,中原四海人心皆归于燕王。愿陛下效仿前朝汉献帝之事,禅位于燕王,燕王将厚待陛下也。” 末帝闻言大惊,半晌方道:“卿等皆汉臣,奈何威逼人主,禅位于丞相呢?朕虽然不才,然而也不能如此将汉朝尽皆授予他人。卿等行此事,不怕遗臭后世吗?” 吴江即厉声奏道:“禀陛下,天下纷乱,唯有燕王举兵兴师,荡平四方,若非燕王,陛下今日恐早将不存矣!陛下既然无人君之德,且顺应局势,避位让贤为上策。” 末帝道:“朕将国事皆委于燕王,只享名号,可乎?” 归海卫道:“天无二日,民无二主,陛下此言,不可也。” 末帝战战兢兢,方未及答言。吴江即命末帝左右,取天子玺绶并传国玉玺来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