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卷 重建华夏领群英 第五章 徐州调停二刺史 江东练就一英杰-《超级汉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与车驰书曰:

    高祖定汉,天下一家。君与荆州,皆大汉镇守方面之重臣。为汉守疆土,安百姓,皆君等本分之职责也。且妄动兵戈,封疆大臣厮打,将为天下笑。君如不罢兵,则后汉之乱世,又将重现矣。天下如乱,皆君之罪也,望君深察之!徐州牧伍文忠呈上,谨赐教!

    荆州刺史高升接书,曰:“汉朝已经不能镇服诸侯,齐王夺汉地,并胶西,汉朝亦无奈何。且此数县自来为荆州所有,扬州刺史无故侵犯,吾为大汉守护疆土,不得已而见于兵戈,将在外,君命有所不受。朝廷不能治扬州侵夺之罪,乃如何令徐州牧劝谕!”欲不听,部下劝道:“且先听徐州牧之言,再做打算。”高升遂回复使者道:“让扬州还我所侵夺之地,吾既罢兵。”使者领命,既回报徐州。

    扬州刺史车驰接书,看毕与账下商议:“徐州牧劝我罢兵,如何?”众武将皆不赞成罢兵,说已经耗费钱粮兵马,必取其地,不然白费钱粮,劳而无功。众文臣谋士皆赞成罢兵,接机下台,就此收场为上。原来天下承平已久,扬州武将,几无战事,无所用之,皆欲挑起战事,建功领赏。

    车驰闻言,说道:“且看诸葛将军之言,再行决定。”请人问诸葛将军,诸葛将军即诸葛武也,世居江东,现任扬州水军都督,统领扬州水师,驻兵豫章。接到扬州刺史使者来问,即答曰:“罢兵一则息纷争,二则从朝廷之命,三则有人情于徐州牧。臣虽武将,欲建战功。然而此事不可再扩大,不然,纷争将不可止。愿主公罢兵为上。”

    车驰闻报,遂决定撤兵,另致徐州牧伍文忠书曰:

    “君领徐州,吾统扬州,动摇则海内震动。君与在下于天下地位不可谓不重。方今汉室衰微,君子在野,小人在位,以至于天下蠢蠢欲动,人心不定,天下变化未知也。愿与君共结盟好,匡扶社稷共辅汉室,幸垂听焉。”

    文忠看其书,忧虑曰:“天下人心果然不安!大汉如此下去,即将危哉。”

    却说荆州刺史高升,见车驰罢兵,所侵之地已经尽数还与荆州,于是也罢兵,上书朝廷,自述申辩。但自此后,高升与车驰结怨。虽然罢兵,却在州界之处囤积重兵,互相防范。

    却说扬州水军都督诸葛武,乃江东诸葛世家大族出身,年二十,从军举为校尉,年三十,升为偏将军,统领水军五百人。先帝时候,扬州瓯越之地,数千海贼出没,时常侵犯鄞、瓯等地,骚扰人民,海贼凭借乘船水上便利,官军数度围剿皆不能胜。诸葛武当时为水军偏将,通兵法,知军事见此情况,即上书刺史,陈述剿贼方略,请求训练水军。刺史然之,准其所请。于是诸葛武精选兵士1500人,日夜训练,三年而成。水军即成,奉扬州刺史之命,率师剿贼。诸葛武率精锐水军一千五百人,乘坐大小战船五十余艘,扼断内陆水路,逼贼入海。再出海与之交战,大破之,遂荡清近海。余贼千余人海上不能驻扎,遂又上岸,集结侵犯瓯越。诸葛武切断其归路,扬州刺史又遣其他将率兵击之,海贼不敌,败退海边,诸葛武率军迎击,全歼海贼,于是扬州海贼之患平定。诸葛武因功升迁为扬州水军都督,朝廷赐楼船将军号,统领扬州全部水军两万余人。在扬州水军都督之位十余年,威名震于江东。

    诸葛武现年已经五十有余,有二子,长子诸葛勇,勇而好武,年少从军,随父出师,剿灭海贼,不幸牺牲与海战中,年尚二十。后诸葛武四十岁时候又生一子,取名诸葛岳,诸葛岳有天资,诸葛武便自幼教习其水军兵法。诸葛岳长成,亦有乃父之风,年十五,纵论兵法,其父不能驳难,取字笑峰,闻名江东,皆称虎父无犬子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