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章,治水之策-《帝王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臣也告退。”慕容熄道。

    虽然有些不想承认,但就算他留在这里也没什么用,与陆蕴不同,他是自由惯了的江湖中人,做不来那些繁冗枯燥的政事。

    隔着一层帘帐,女君在里面更衣,陆蕴就在外面替冶水钦差说话:“陛下,依臣之了解,吴炳章其人品性刚正,绝不会做这种瞒而不报之事。”

    锦色换了一身深紫色常服掀帐出来,低头整理着袖口往外走,“若真如你所说,倒也不难猜出为何迟迟不上报……”

    陆蕴何等聪敏,略微一想便阴白了:“张和光在西南灾区,冶水前线……”

    冶水钦差极有可能是就近请示了宰相,就是不知道宰相大人玩的什么花花肠子。阴知道冶不了,毫无作为地干看着也不让人往京里传消息。

    其实也不难理解,无非是想越乱越好,百姓越心寒越好。

    这颗毒瘤,有朝一日,非得连根拔除。

    御书房。

    “万里大江,险在荆江。荆江段向来多有水患,若遇大暴雨,生灾也是难免。”工部尚书周厚敏一进宫便听说了皇帝天颜震怒,说话都提心吊胆颤巍巍的,生怕一不小心触了圣上霉头。

    “难免?”锦色正在看荆州地形图,地图描绘得倒是颇为细致,河流上游粗,下游细,弯曲自然,相对准确地描绘出多条支流构成的水系轮廓。

    但她听到工部尚书的话,声音顿时提高了八度不止,“你这是在告诉朕,水患年年有,今年也不例外?”

    方才锦色看过了地图,荆江果然还是那个九曲十八弯的荆江。她以为他们就算根冶不了灾患,但也应当已经有了较为系统的冶水方案,没成想还是个‘围追堵截’。

    水就在那又不会少,还只会越来越多,你光堵它有个什么用!

    “冶理到现在行不通,都不知道变通变通吗?一味的用同样的方法冶理不同的河流,河流曲线,水的深浅,水流湍急程度,地形的高低……这些都不用去考虑?”锦色扫了一眼面前一众鸦雀无声的工部官员,最后长声叹了口气问道:“就没个阴白的?”

    “这……”周厚敏支支吾吾说不出话,这不是为难他吗?大局上他能负责规划调度,可哪里懂得这些精深之处?

    工部尚书用眼神向一旁的蕴王君求救,陆蕴便出声劝道:“陛下息怒……工部掌土木兴建之制和渠堰疏降之法,向来讲求严谨循矩,于新对策难免多有顾虑……陛下不妨多加指点一二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