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他缓缓开口:“传令各城守军,务必坚守不出。” “没有我的命令,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。” “遵命!” 吩咐完毕,执夫起身离开中厅,登上淳于城头。 目前城中驻守兵力已有近十万,加上齐军降卒,总数约十三万人。 如此兵力,他并不担心城池失守。 “抽调五万兵士前往其他城池支援,留下八万人便可守住淳于。” 他语气平静。 “遵命!” 他立于城头之上,巡视各处防务,亲自安排将士布防。 滚木、落石等守城器具早已备齐,整齐堆放在城墙之上。 城中箭矢、火油也已准备充足,皆已妥善安排。 秦军此时唯一要做的,便是静待韩、齐两军的到来。 当日傍晚,韩、齐大军抵达淳于城外十里扎营。 长途奔袭之后,他们并未急于进攻,而是先整顿休息。 为防秦军夜袭,外围守军布防严密,各处哨岗遍布。 只要秦军有任何举动,便可第一时间察觉。 对此,执夫并未急于出手。 回到中厅后,他召集将领们议事,商议次日的应对之策。 他端坐主位,神色肃然:“探子回报,齐军与韩军合计约有十万之众。” “守住城池是第一要务,但他们既已来到,我也不会让他们安然离去。” 众人凝神倾听,纷纷点头应声:“夫长,请下令,我们照办。” 执夫微微颔首,目光扫过众人,缓缓道:“明日守城之策并不复杂。” “齐军来攻,我军全力抵挡,寸步不让。” “至于韩军,则可将我军所俘齐兵派出,与韩军正面交锋。” “若韩军动手,势必影响他们与齐国的关系。” “若韩军迟疑不前,那便趁机将其击溃,不留情面。” “总之,明日一战,要随时调整阵势,灵活应对。” “遵命!” 次日,辰时将至。 双方士兵早早用过早饭,整装待战。 大军压境,齐、韩两国主帅各自调度,兵锋齐指淳于城。 虽为盟军,双方却无真正配合,各自为主。 此番攻城,表面联手,实则各自为战。 其表象是为分散守军兵力,实则皆不愿兵权落入他人之手。 西门由齐军主攻,东门则由韩军负责。 铁骑奔腾,尘土飞扬,如同潮水翻涌向前。 马蹄急促,韩军将士眼中燃烧着怒火,死死盯住城墙上秦军的身影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