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然而,城内守军并不清楚秦军的具体动向,也不敢贸然开门接纳。 只能将这些难民安置在城外。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,难民数量不断攀升,怨气逐渐扩散,最终震动了整个朝堂。 新郑王宫之中。 韩王安听闻此事,满脸愁容,召集群臣商议应对之策。 当前形势下,若不尽快处理,韩国恐怕还未与秦交战,便已内乱四起。 一名大臣站出奏道:“大王,城门决不能开!” “现在唯一办法,是尽快剿灭秦军的骚扰。” 韩王安当然也希望如此,可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奏效。 就连从前线调回的五万大军,也找不到用武之地。 他根本无法掌握秦军主力的动向,更不知他们下一步会袭击哪个村庄。 若贸然分兵驻守各村,恐怕很快就会被秦军击溃。 韩王安愁眉不展,语气沉重地说道:“短时间内想要平定这股秦军,几乎不可能。” “后方难民的问题必须尽快处理,拖延下去恐怕会引发更大的麻烦!” 韩王安话音刚落,一位大臣从群臣中走出,缓缓说道:“陛下,如果条件允许,不如将这些难民集中安置在一座城池中。” “或者,也可以将他们分散到周围村庄去,由士兵护送前往。” “眼下万万不可贸然开城,这极有可能是秦军的计策。倘若他们趁机进攻,城池恐怕难保!”韩王安站起身,在殿中来回踱步,细细权衡众臣的意见。 片刻之后,他停下了脚步,沉声下令:“准奏!” “先将难民送往附近的村庄,由五万士兵沿途护送。” “同时,命各城派出斥候,探明秦军动向。” “遵命。” 命令随即下达,后方城池立刻行动起来。五万骑兵被分成几路,陆续前往难民聚集的城池附近,将人群护送至更安全的地方。 数日之后。 密林深处,篝火旁。 执夫静静听着斥侯的汇报。 俞陌走上前来,低声问道:“夫长,韩国这般安排,我们该如何应对?” “看来他们是不打算开城了。” 局势逐渐明朗,韩国显然不愿冒险,这让执夫等人原本的计划陷入困境。 沉默片刻,执夫眼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,嘴角微微上扬,缓缓说道: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