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2章 威尔斯的邀请-《我真不是个文青啊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第452章  威尔斯的邀请

    “小夏,既然你认为诗歌无须保护,那你又为何在国内成立燕山诗歌奖?又为何频频进入高校进行讲座?”

    这个问题嘛.

    夏红军很想在这里谈谈自己的观点。

    看到周围人一片茫然的神色,夏红军给杨丽示意,她立刻明白,马上将芒克的话翻译成英语。

    夏红军咳嗽两声清了清嗓子继续说起来:

    “我前年在香江中文大学一次演讲中曾提到“诗歌的白银时代”这个概念,在我看来,二十世纪(尤其上半叶)的诗歌是人类历史上最灿烂的黄金时代,它冲破了国家种族和语言的边界,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国际视野和与之相应的国际影响,正是在此意义上,才有所谓的国际诗歌。

    其实这篇文章是他准备在明天的演讲稿,但是看今天这情形不说是不行了,大不了明天就不发言了。

    夏红军说的是汉语,自有杨丽给翻译,他将自己当时演讲的主要观点重复了一遍:诗歌和其他严肃文学一样,不可避免的走向边缘化。

    “像我国八十年代“全民读诗,全民皆诗”的现象”永远不会出现,诗歌永远是小众文学,但我们需要做的是,我们诗人本身要写出优秀的诗篇。”

    什么是好诗?美国桂冠诗人沃沦在《谈诗歌创作》,不无决绝的指出:“一首诗如果不能把你从头到脚完全打动,就不是好诗。”

    “我认为:真正的诗歌是艺术与理想的完美合一,是色彩、情感、音响、线条、张力的对应统一,是真、善、美的语言凝炼。”

    杨丽却很少参加,用她的话说,我就是邀请来参加一次诗会朗诵我的两首诗歌,别的与我无关。

    威尔斯滔滔不绝起来:“我现在研究的专注点集中在各国xing性文学,xing心里,所以我来荷兰除了陪杨丽参加诗歌节以外,就是要去参访阿姆斯特丹的ji女!”

    北岛心里很清楚,自己之所以远走异国他乡,一方面是政治上的,更重要的是对于国内所谓第三代诗人所谓各种改革各种流派,把诗坛搞的乌烟瘴气很是不满。

    当然,除了这句威尔斯还是往常一样对自己,没有想发展超友谊关系的迹象,这让夏红军略略放心。

    会议结束后,夏红军礼节性拜见阿蒂亚娜女士,后者对他高度赞赏。

    夏红军的发言最后获得热烈的掌声,倒不是因为他反驳斯洛特的观点,而是提出“诗歌的白银时代”这个观点颇为新鲜。

    芒克听了皱皱眉没有再说话,坐在他旁边的北岛严肃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。

    不到一个小时,两人就站在了阿姆斯特丹的唐人街头。

    他现在明白过来,这小子想通过自己组办的燕山诗歌大奖作为风向标,国内诗坛上构建优秀诗歌的标准!抢夺话语权!

    嗯.比我厉害。

    早就听说荷兰这项事业发达,咱们只去逛逛不那个啥该可以吧?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