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方明华又看了看别的书:《安娜卡列尼那》,竟然还有一本《曼那回忆录》! 卧槽! 小黄书啊。 不过方明华并没拿出来,而是很随意的问道:“王梓,你喜欢看书?” “嗯嗯。”姑娘赶忙回答。 “也喜欢写?” “我没写过,我考中戏的戏剧文学系结果没考上方叔叔,你觉得我能写吗?”姑娘问道。 方明华没有直接回答,而是出了房间,对王梓说道:“出来在过廊里聊吧。” 王梓跟着出来,两人就站在过廊里聊起来。 “我现在在鲁迅文学院临时代课。”方明华突然说起自己的事。 “我们班上有个女学员,叫李虹颖,年龄比你大几岁,经历和你有些相似,也一直在外飘荡,走了好多地方。” 姑娘不明白他要说什么,但依旧静静听着。 “但和你不同的是,她看的书很多,很杂,而且自己还尝试动笔写诗歌,写,现在已经发表了好几篇,所以来鲁院深造.我的意思是,你也可以试试,前提是要多看点书。” “那,方叔叔,你给我推荐几本书吧?”王梓说道。 方明华沉思了下才说道:“王安依写的吧,她也是你们申城人,还有铁拧、张洁几位女性作家的书都可以,当然,坚持每月看《延河》非常好。” 王梓听了不好意思笑了。 “嗯,我明天就去买!” 看看手表,快十二点了,方明华准备离开。 “方叔叔,我请伱吃饭吧。”王梓热情招呼。 “不用了,你忙你的,再见。”方明华摆摆手,转身离开。 等出了柳芽胡同,这才发现和王梓说了一番话竟然忘记收她的房租了! 算了,等下次吧。 方明华就在胡同口的一个小饭馆吃了一碗炸酱面,并没有急着回鲁院,而是想到琉璃厂文化街去转转,反正距离这里不远。 走到前海北沿路上,直接拦了一辆黄色面的直奔目的地。 琉璃厂文化街。 西城区和平门外,辽时为“海王村,乾隆年间已成为古玩字画、古籍碑帖及文房四宝的集散地。建国后这里更富有文化街的特色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