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一五 摇摆不定-《逆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窦国光果然不愧为户部尚书,对国内数据掌握精准,所以分析得更通透。

    柴宗训问到:“窦卿若觉得高征税不行,那该以各种方略抑制社稷财富不均呢?”

    “回皇上,”窦国光说到:“首先须完善律法,杜绝政商勾结。”

    “其次教民以仁,皇上以仁德教化四方,万民必回报皇上以孝义。”

    “再者,义务教育中须减少术数科目,增加经典科目,教授学生忠君爱国,仁孝礼仪。”

    “倘天下皆切实以君为纲,以五伦为常,不再羡慕铜臭,则大周基业,必然万古长青。”

    立法是必须的,但要求人人仁义礼智信,这个不太现实,不可能做到。

    柴宗训思虑良久,方开口到:“窦卿家,关于平均社稷财富一事,朕委实不能当即决断,你可敢与杨延定一辩?”

    “皇上,”窦国光挺直胸膛:“臣有何不敢?”

    “好,后日正是大朝,便让百官听听,你与杨延定孰胜孰负,朕也好做决断。”

    高征税的事情已经传遍宇内,不管士农工商,还是贩夫走卒,都在讨论这件事情。

    每当议论的时候,主导这件事的杨延定也会被捎带上几句。

    有说他深谋远虑殚精竭虑的,也有骂奸相与民争利的,不一而足。

    幽州城外练新军的杨业,听到这些议论总觉得心绪不宁,便趁着休沐赶回城中,他要知道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

    杨延定接到与窦国光殿上辩论的圣旨,正在准备辩论提纲,得知杨业回来,急忙上前见礼。

    “二郎,”杨业开门见山:“这高征税,究竟是怎么一回事?”

    “回父帅,”杨延定说到:“是孩儿新近制定的一项国策,用以平均社稷财富。”

    杨业又问到:“皇上对此国策怎么看?”

    杨延定回到:“皇上有少数疑虑,倒有大半是信任的,不然也不会下旨宣传司宣导全国了。”

    “二郎,”杨业仍是疑虑:“你为相时日尚短,朝中并无根基,行事须以谨慎为要,为何上任就行此大刀阔斧之举?”

    杨延定说到:“父帅时常教导孩儿,但凡利于社稷,利于百姓,虽千万人吾往矣,怎地现时又教孩儿谨慎?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