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一五 议功-《逆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“回皇上,”符彦卿说到:“此般辽人,在辽境内仍有一定势力,老臣擅自做主,让云州防守使杨延平与其签订通商盟约,以辽人优良战马换取我大周茶叶、瓷器等物,恳请皇上恕罪。”

    “妙,妙,”柴宗训说到:“虽我大周有王著灵州牧马,但战马品相始终比辽人战马稍差一些,以茶叶、瓷器换辽人战马,划算,大大的划算。”

    符彦卿自怀中掏出一物高举过头顶:“皇上,此为盟约细则,请皇上御览。”

    太监万华过来接过盟书,转呈与龙案上。

    柴宗训随手翻了翻:“让宋王、鲁王,魏刘向各卿家也看看。”

    赵匡胤接过盟书看了看,又递给下一个人。

    众臣看罢盟书,皆交口称赞。

    柴宗训问到:“众卿,魏王此举,可抵得受贿之罪?”

    赵匡胤不做声,韩通说到:“魏王此举,于我大周大有裨益,若我大周战马能与辽人相匹敌,假以时日,便是收归辽土亦非难事。”

    魏仁浦跟着拱手到:“皇上,魏王受贿,本是无心之举,况早已将珍宝退回,现下又立如此大功,以臣之见,不仅可抵得受贿罪行,皇上还得赏赐。”

    符彦卿慌忙执礼到:“皇上,为君分忧乃是臣子本分,老臣不敢贪功。”

    “魏王高风亮节,朕心甚慰。”柴宗训又问到:“此去云州,魏王可还有其他收获?”

    符彦卿对到:“回皇上,臣此去云州,发现云州二百里外有一处可建新城,不仅将我大周国土往北推二百里,且以此为根据,可以窥伺辽人上都。若有一能征惯战之将,率兵从此出发,直捣辽人王庭亦不在话下。”

    “好,好,”柴宗训拍手到:“魏王为我大周开疆拓土,该赏。”

    符彦卿又掏出一个本子:“皇上,此乃丰镇建城方略,杨延平统领已照此方略修城。届时封城便有大城一,附城二,军营千座,可在此屯兵十万,只待皇上一道圣旨,便可由此出击,将辽亦收归我中原。”

    柴宗训将本子打开仔细看了看,接着便如方才的盟约,交与底下众臣查看。

    “魏王此行,不仅能让我大周获得优良战马,更是为我大周拓地二百余里,”柴宗训兴奋到:“该重赏。”

    待众臣看完方略,柴宗训喝到:“魏王听封。”

    “老臣在。”

    “魏王符彦卿,为国拓地两百里,居功甚伟,赐魏王为侍中,掌机要,与宋王赵匡胤一道领朝政,为朕分忧。”

    听到这个加封,赵匡胤比被封的符彦卿更惊异。

    按制,宰相早已不实设,尚书令、中书令、侍中都行宰相职权,不过很多时候都不设,柴宗训亦未设。

    总领朝政的赵匡胤,乃是宋王兼中书门下平章事,论起来其实是副宰相。只因行驶宰相职权的尚书令等官不设或是荣誉称号,所以中书门下平章事就是事实的宰相。

    但现在突然封了一个宰相,虽权力不一定大过赵匡胤,但职务不他是要高的,这让毫无准备的他如何不懵?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