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七十五章 小麦与馒头-《大唐之第一逍遥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话,还是往好了的地方说。

    小麦的味道,若是就这么煮食,味道确实一言难尽。

    但最重要的是,若真有足够供给三军的大量小麦也就罢了,亦然不可。

    行军打仗,吃苦受累,能填饱肚子已是万幸。

    但毕竟如今关内,别说其他的粮食了,小麦恐怕也没多少了吧。

    唐苏凡一副沉吟之色,转而问道。

    “放心,我知道你们想说什么,但我先问你,老李,如今关内种植小麦的多嘛?”

    李世民沉眉回道。

    “小麦若是淮北一带,年产好能产五六石之多,寻常,亦然一亩地能产三四石,较比其他农物,确实是多产之物。”

    “而小麦,亦然多是寻常贫苦农家的种植之物。”

    作为一个立志打造一个国泰民安,太平盛世的帝王,这些知识,都是基础,可以说是信手拈来。

    但你小子突然问这个作甚?

    小麦的煮食,少受民间常食,因为味道粗寡,大多数种植的,都是以备灾年。

    “那好,如今市场上,还能收购到小麦吗?”

    君臣几人对视一眼,还是有点弄不清这小子到底的目的。

    但随之答道。

    “这个,自然是能的,论之小麦,是易存之物,虽是灾年,但各大粮行商行都有存底,若是真用银钱去买,哪怕如今也是能收购不少。”

    一般的小麦,正常情况下存放三年都可以,而最长时间可到五到八年,当然,那就得对温度等条件得考教考教了。

    “那就好办了。”

    唐苏凡一拍桌案,听了这话,心头刚刚的想法就有了底。

    之前他这闲来无事打听过,如今听到这几个大佬的说法,那就稳了。

    他也是知道,如今小麦在大唐的食用之处,大多是直接煮食,最原生态的粗粮食用方法。

    虽然营养不错,但那味道确实是‘够够儿’的。

    至于面粉之类的发展,距以后来说,还得过几年呢。

    哪怕如今唐初,最常见的胡饼,主料都是栗米,小麦都是作为一种补充物,而且还有一股淡淡的酸涩之味。

    直到唐中和唐末,面粉的发展才真正走上历史轨道并且不断完善。

    “只要有,那就好办,老李,你可知有一种东西,叫馒头?”

    馒头?

    几个大佬面色一懵,这说法。但还是第一次听闻!

    之后。

    不知多久,唐苏凡就喝大了……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公子,公子。”

    这时候。

    本来都快迷迷糊糊睡着的唐苏凡,被挽萝叫醒了。

    唐苏凡思绪也被立马拉了回来,眼睛当即睁开,还以为工坊那边又有什么事情要处理。
    第(2/3)页